和小朋友聊天非常需要技术含量,有时候,我们热情满满地开口:“今天过得还好吗”,收到的却是“嗯”“还行”“没什么”这样明显散发着“不想聊”讯息的敷衍之词。

  说实话,对这本书,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也是书?!怎么所有正文都长得和目录似的。”

  看完后,特别是当时的我刚刚因为每天都以同样的话题发起聊天而遭到无情抵制时,我发自内心地觉得,它真的蛮有用。

  一天聊一个不重样,还能聊一年多。而但凡你开始启用这本书,用不了一年,不用刻意做什么,就能轻轻松松自自然和孩子聊起来。

  ※ 切记,聊天的时候要真诚。想象和朋友聊天的情景,千万别把这大好的聊天时光变成居高临下的说教。

  这书很小,只有巴掌大,非常便携。不用刻意去记书里的内容,有需要的话,随身带着也不会有什么负担。最后,作为不大擅长社交的大人,我觉得这本书里的话题不仅适用于亲子,也适用于和朋友聊天。

  就算我们有了一大堆话题和孩子聊起来,也不能保证每次聊天的结果都尽如己意。孩子们说的话,免不了让我们有着急上火吼起来的时候。

  《不急不吼做妈妈》是日本教育专家山崎房一多年教授妈妈们育儿心理学的集结。她带妈妈们发现育儿焦虑的深层原因,用大量实例告诉妈妈改变唠叨、吼叫的习惯后,给自己与孩子带来的积极变化。

  “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来源于妈妈口中说出来的话语,孩子是根据妈妈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

  当妈妈唠叨、吼叫时,一定是集中注意力在孩子的缺点上,予孩子负面的评价。但是——

  “缺点和优点就好像是一副跷跷板,如果想要克服缺点,你就要想办法壮大对面的优点,那么缺点就会自己灰溜溜地消失。但如果你攻击缺点,缺点便会武装起来,转而进行强烈攻击。”

  在日本,这本书在24年里重印了137次(它已经出版近30年),里面的观点在今天读了很多育儿书的爸爸妈妈们看来,并不新鲜,但作为年龄可能比一些爸爸妈妈还要大的书,它的厉害之处不是提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育儿观念,而是强调容易被我们忽视的育儿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法。

  和孩子说话,“多夸,夸到点儿上”,无论是达成让孩子改掉坏毛病这样的“短期目标”,还是实现塑造孩子强大内心和美好品格的“长期目标”,都大有好处。

  正如书名所强调的,《不急不吼做妈妈》给出了和孩子说话的心法,《让孩子幸福的语言》给出了和孩子说话的“语言”。

  它同样由有着数十年一线咨询经验和育儿经验的心理学家所写。在这本书里作者田中茂树建议家长将日常对话中的“说教语”变成“鼓励语”:

  “说教用语,是父母认为这是为孩子好,脱口而出的话,但实质是家长为了让自己安心而说出的话。这些说教用语,会剥夺孩子的朝气。

  而鼓励用语,不但可以激发出孩子的活力,而且让家长自己的心情也变得更加轻松。此外,这样的话语还可以引导孩子快乐地走向独立。”

  全书一共有29章,每一章都针对育儿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区分了说教用语和鼓励用语,金句超多:

  “有了弟弟妹妹,孩子任性时。说教用语:小宝宝在哭,等一下!;鼓励用语:你出生时,爸爸妈妈感到好幸福!”

  “当孩子的话,父母并不认同时。说教用语:不对,那是错的!;鼓励用语:能说出自己的意见是好事!”

  “当孩子邀请我们一起运动时。说教用语:要做我们就要做到最好;鼓励用语:这真是太有趣啦!”

  “对话交流的欲望才是生命中更为重要的部分。作为大人,最重要的是去除各种功利心,和孩子好好说话、好好交流。”

  如果有机会和孩子分享你认为的生命里重要的事,你会想到哪些呢?这本书里讲到的,多是一些日常小事,像美味的早餐、喜欢的食物、软蓬蓬的物件、可爱的猫咪、故事,甚至是一辆自行车…

  “(食物)会勾起某个人很多的回忆。随着这味道,一幕幕一声声的情景又回到他的脑海里,这是早已失去的岁月的味道。”

  “你为什么会喜欢那些书籍?因为它告诉你,你是怎样的人,或者你喜欢怎样的人,你的梦想、愿望,以及你将来想成为怎样的人。”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些可以拥抱的东西,一些柔软的、毛茸茸的、有流苏的、有香味的、暖暖的、蓬松的、绵绵的、嫩嫩的东西……所有人都喜欢拥抱,成年人也一样。也许因为拥抱让我们回想起我们都经历过,但又没人能回忆起来的那段时光——那段我们倍感舒适、安全的时光。”

  和孩子聊起它们,就是在分享、重温那些让我们温暖幸福的点滴,同时也是和孩子一起挖掘平凡生活的可爱。

  实际上,作为阅历丰富的成年人,回想我们自己经历过的那些低谷,让我们鼓起勇气走出来并予我们力量的,不是“挫折”,甚至正相反,恰恰是那些我们曾经从日常小事上发现、创造的生活的美好,是我们从他人身上感受过的真挚的关爱,是所有这些给我们的对未来的向往。

  有些让孩子困惑、迷茫的问题,比如对容貌、金钱、性别角色的焦虑,同样也让我们成年人困惑、迷茫,就不要提给孩子明智的指引和帮助了。

  但站在哲学的角度看这些问题,一切都迎刃而解。这两本书都出自哲学家之手,都在用有时间积淀的哲学智慧回应当下的人们常见的焦虑,为我们和孩子聊复杂话题提供了思路。

  我有娃的同事看完这套书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它太好了,它给出了很多碎片时间亲子对话的例子,这种日常的对话非常宝贵。”

  养育孩子的过程,混杂温馨、快乐、烦躁、懊恼 。“小兔卡尔”的故事极好地复现了真实的育儿情景。作为故事的主角,卡尔像我们的孩子一样,有时活泼可爱,暖化着我们的心;有时又调皮耍赖,气得我们跳脚。而他的爸爸妈妈总是用“超高情商的对话”应对。

  头盔后面有什么东西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泰迪熊、企鹅和小狗正躺在浴室的篮子里。

  卧室的灯亮着,被窝里既温暖又舒适。卡尔给泰迪熊、企鹅和小狗也读了一遍图画书,然后关了床头灯。

  这些对话不但能启发爸爸妈妈get到如何用对话(沟通)引导孩子行为,还能让孩子看到自己做得好与不好的地方。

  “提问-回答”是非常好的沟通方式。对相同的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看法,和孩子聚在一起谈论,可以增进对彼此的了解。

  两册“问题来了”都包含35个开放式问题,完全可以把这35个问题当成“话题”。但和《跟孩子聊天的正确打开方式》不同,前者的问题都依托于实际生活,是对生活中发生的事的交流;而“问题来了”系列里的问题,非常天马行空,是想象力和感受力的碰撞,是在分享“想法”和“感受”。

  这些问题像游戏一样好玩。如果你想深入地了解孩子(不只是孩子,对成年人也适用),就可以抛出它们,等待答案。

  人和人的了解,都是从交流现实开始,深入到交流感受的。当我们和孩子可以坦率地交流感受,就说明我们已经拥有了坚韧的情感链接,这种链接会成为孩子在未来开拓自己生活的力量支持。